CopyRight©2013 主办单位:旺苍县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蜀ICP备05030996号
网站标识码:5108210014

图解:旺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旺苍县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旺府办函〔2022〕34号
旺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旺苍县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旺苍经开区管委会:
《旺苍县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方案(2022—2024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旺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8日
旺苍县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方案
(2022—2024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坚持“拼字当头、产业为先、环境为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当前、谋长远,努力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县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2—2024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000户,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40户,新发展企业760户(重点发展农林牧渔业企业36户、采矿业企业20户、制造业企业97户、服务业企业202户、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企业23户、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企业12户、教育业企业10户、其他行业企业360户)。到2024年底,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2万户以上。
二、发展方向
(一)加快培育工业产业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家居建材、清洁能源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新材料及数字经济产业,充分发挥县域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成渝等地区绿色家居、食品饮料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转移,加快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商务局、旺苍经开区、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市场主体。全力抓好米仓山茶全链条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优质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优势产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聚焦农产品加工,通过引进与培育、集中规划与示范创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新型经营主体活力,不断丰富农产品加工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县供销社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主体。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贡茶文化、汉唐文化、古道文化内涵,重点抓好景区提升、品牌塑造、线路统筹、业态培育等工作,全力做靓“红城、绿谷、茶乡、古道、恐龙”五张名片,全面提升“红色旺苍、中国茶乡”核心品牌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商务局、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培育商贸服务业市场主体。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化商贸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镇村为节点,形成区域层次清晰、规模适度的发展格局,引领物流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旺苍经开区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快培育绿色家居产业市场主体。推动更多更有实力的家居产业配套企业入驻中国西部(旺苍)绿色家居产业城,不断完善家居产业链。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区域,针对产业契合度高、投资意愿强的企业,分产业、分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居专题招商活动,着力实现“政策同享、发展同步”,促进绿色家居产业快速发展。(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商务局、旺苍经开区、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市场主体。充分发挥电商优势,支持电商平台进行线下经销商、门店、商超布局,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依托优质资源和优势产业打造一批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竞争力和牵动作用较强的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实体零售企业等应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电商创业者运用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供销社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快培育康养产业市场主体。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深化家庭医生签约、医联体建设,拓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范围,完善养老健康产业宣传推广体系,优化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环境。(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商务局、县林业局、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快培育教育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特色化、民办教育规范化“五化”建设。积极推进“名校集团”“学校联盟”“教研企共同体”等办学模式改革,加快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来旺兴办品牌教育。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逐步建立完善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各类中小微健身休闲企业、运动俱乐部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着力满足多样性健身健康需求。(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县文化体育中心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政策措施
(一)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模式,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严格落实“全程网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要求,加快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一事一次办”范围。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化水平。全面推进“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实现全覆盖。(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助力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全面落实国家有关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加强信贷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企业的贷款期限、还款方式,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对符合授信条件且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但目前经营困难的企业,积极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断贷。对成长型先进制造业企业,在资金供给、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经济活力,推动全县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税务局、县金融服务中心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招商引资政策落实。对重要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并帮助解决项目报批、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合理安排工业用地指标,切实保障招商项目用地需求,对新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在符合相关政策的情况下,特事特办。(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商务局、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创新创业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统筹推进全覆盖、多轮次、精准化培训,让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可享受就业创业培训,让有创业意愿的人提升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带动能力。(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县教育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旺苍县培育市场主体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日常综合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促进市场主体加快生成。
(二)广泛宣传发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信息平台等各类宣传平台,发挥新闻媒体、行业组织、产业园区、企业服务机构作用,广泛开展惠企政策宣讲、解读、培训、辅导等活动,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和知晓度,积极营造崇尚创业、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部门协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信息共享和应用,加强协作,联合发力,努力营造创新创业、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共同推进我县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措施、靠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严格督查考核。由县目标绩效事务中心负责,将市场主体培育任务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按年度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并采取季度督查、季度通报的方式对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开展考评和跟踪问效。县纪委监委机关要对工作责任不落实、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问责。
附件:1.旺苍县市场主体培育目标任务分解表(乡镇)
2.旺苍县新增重点企业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件1
旺苍县市场主体培育目标任务分解表(乡镇)
目标任务 |
新增市场主体(单位:户) |
||||||||
新增企业 |
新增个体工商户 |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东河镇 |
110 |
135 |
135 |
900 |
1125 |
1125 |
6 |
9 |
9 |
嘉川镇 |
37 |
46 |
46 |
240 |
300 |
300 |
6 |
9 |
9 |
木门镇 |
9 |
11 |
11 |
120 |
150 |
150 |
5 |
7 |
7 |
普济镇 |
9 |
11 |
11 |
85 |
100 |
100 |
4 |
5 |
5 |
三江镇 |
9 |
11 |
11 |
100 |
125 |
125 |
2 |
3 |
3 |
白水镇 |
9 |
11 |
11 |
100 |
125 |
125 |
4 |
5 |
5 |
英萃镇 |
5 |
6 |
6 |
45 |
50 |
50 |
2 |
3 |
3 |
国华镇 |
2 |
3 |
3 |
60 |
75 |
75 |
2 |
2 |
2 |
高阳镇 |
2 |
2 |
2 |
20 |
25 |
25 |
2 |
4 |
4 |
双汇镇 |
2 |
3 |
3 |
15 |
20 |
20 |
3 |
5 |
5 |
五权镇 |
2 |
3 |
3 |
40 |
50 |
50 |
2 |
4 |
4 |
黄洋镇 |
7 |
8 |
8 |
60 |
75 |
75 |
3 |
5 |
5 |
张华镇 |
5 |
6 |
6 |
20 |
25 |
25 |
3 |
5 |
5 |
大两镇 |
1 |
1 |
1 |
20 |
25 |
25 |
2 |
4 |
4 |
水磨镇 |
1 |
1 |
1 |
15 |
20 |
20 |
1 |
1 |
1 |
盐河镇 |
1 |
1 |
1 |
15 |
20 |
20 |
2 |
3 |
3 |
米仓山镇 |
1 |
1 |
1 |
15 |
25 |
25 |
1 |
1 |
1 |
九龙镇 |
2 |
3 |
3 |
40 |
50 |
50 |
2 |
4 |
4 |
大德镇 |
1 |
1 |
1 |
20 |
25 |
25 |
2 |
2 |
2 |
天星镇 |
1 |
1 |
1 |
20 |
25 |
25 |
2 |
4 |
4 |
龙凤镇 |
2 |
3 |
3 |
20 |
25 |
25 |
2 |
3 |
3 |
燕子乡 |
1 |
1 |
1 |
15 |
20 |
20 |
1 |
1 |
1 |
檬子乡 |
1 |
1 |
1 |
15 |
20 |
20 |
1 |
1 |
1 |
全县 |
220 |
270 |
270 |
2000 |
2500 |
2500 |
60 |
90 |
90 |
附件2
旺苍县新增重点企业目标任务分解表
序号 |
产业类别 |
责任部门 |
目标任务(单位:户) |
||||
2022年新增企业数 |
2023年新增企业数 |
2024年新增企业数 |
|||||
1 |
农、林、牧、渔业 |
农业 |
县农业农村局 |
5 |
5 |
6 |
|
畜牧业 |
县农业农村局 |
3 |
3 |
3 |
|||
渔业 |
县农业农村局 |
2 |
2 |
2 |
|||
林业 |
县林业局 |
1 |
2 |
2 |
|||
2 |
采矿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矿产业) |
县自然资源局 |
1 |
2 |
2 |
||
县发展和改革局 |
1 |
1 |
1 |
||||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
1 |
1 |
1 |
||||
县水利局 |
1 |
1 |
1 |
||||
县应急管理局 |
1 |
1 |
1 |
||||
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 |
1 |
1 |
1 |
||||
3 |
制造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县农业农村局 |
1 |
1 |
2 |
|
县乡村振兴局 |
1 |
1 |
1 |
||||
食品、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县商务局 |
1 |
1 |
1 |
|||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1 |
1 |
1 |
||||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
1 |
1 |
1 |
||||
旺苍经开区 |
1 |
1 |
1 |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县林业局 |
1 |
1 |
1 |
|||
家具制造业 |
旺苍经开区 |
10 |
10 |
10 |
|||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
1 |
1 |
1 |
||||
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 |
2 |
2 |
3 |
||||
其他制造业 |
旺苍经开区 |
5 |
5 |
6 |
|||
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 |
3 |
5 |
5 |
||||
县发展和改革局 |
1 |
1 |
1 |
||||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
1 |
1 |
1 |
||||
4 |
服务业 |
住宿和餐饮业 |
县商务局 |
5 |
5 |
5 |
|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5 |
5 |
5 |
||||
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
5 |
5 |
5 |
||||
县乡村振兴局 |
1 |
2 |
2 |
||||
批发和零售业 |
县商务局 |
4 |
4 |
7 |
|||
县经济合作事务中心 |
1 |
1 |
1 |
||||
县供销社 |
2 |
2 |
3 |
||||
租赁和商务 服务业 |
县商务局 |
12 |
12 |
12 |
|||
县财政局 |
1 |
1 |
1 |
||||
县司法局 |
1 |
1 |
1 |
||||
县审计局 |
1 |
1 |
1 |
||||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
2 |
2 |
2 |
||||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2 |
2 |
2 |
||||
卫生和社会工作业 |
县卫生健康局 |
4 |
4 |
4 |
|||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3 |
3 |
4 |
||||
县医疗保障局 |
1 |
2 |
2 |
||||
县民政局 |
1 |
1 |
1 |
||||
其他服务业 |
县商务局 |
10 |
15 |
15 |
|||
5 |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7 |
7 |
9 |
||
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县交通运输局 |
4 |
4 |
4 |
||
7 |
教育业 |
县教育局 |
3 |
3 |
4 |
||
|
合计:400 |
122 |
133 |
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