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地理概况
张华镇位于旺苍县西南部、米仓山南麓,属旺苍南部山区,是典型的纯农业乡镇,东邻东河镇、黄洋镇,南连苍溪县东溪镇、桥溪乡、龙王镇,西接旺苍县白水镇、昭化区磨滩镇,北靠嘉川镇,是昭苍旺一区两县交界地,素有旺苍“南大门”之称,总面积121.84平方公里,距县城21公里。张华镇属于低山区,版图呈东西走向之带状,境内河道系嘉陵江水系,东河由北向南呈“s”型曲流横穿中部进入苍溪县,境内流长13.5公里。柳溪河自东向西注入东河,沿河两岸植被葱茏,宜休闲郊游,境内主要山峰分布于东河东西两岸,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点为与苍溪交界的龙岗山,海拔1259米。中部为河谷、低山,海拔600—900米,最低点位于香岭村五社的锁子坝(又称五朗庙或白沙河)海拔434米。沿河有连续冲积坝,多良田沃土,土壤为暗紫泥或棕紫泥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降雨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均气温16.1℃。一月均温4.9℃,七月均温26.1℃,无霜期263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现有林地7430.31公顷,森林面积7366.06公顷,主要林木为马尾松、柏树,森林覆盖率为61%。全镇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花生、蔬菜、薯类、豆类、油菜等农作物,林果业以枇杷、脆红李、核桃、猕猴桃、沙梨、椪柑为主,畜牧业以养猪、牛、小家禽为主,渔业资源丰富,劳务输出收入大。张华镇农业产业发展较好,有耕地45118.05亩,常年农作物总播面10067亩。现有农业专合社48家(其中省级2家),家庭农场99家,产业园区19个。发展渔业16家230亩,常年存栏5000羽土鸡养殖大户4家,年出栏千头以上生猪养殖户7家(其中,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2家),养牛场17家(存栏百头以上的有2家);种植茶叶1005亩;发展中药材400亩;发展核桃、板栗、花椒、水果等经济林果16000亩,其中各类水果种植面积突破了10000亩,凤凰枇杷、松浪脆红李、大地沙梨、宋水椪柑、枣林皮蛋、大梁跑山鸡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在县内有一定影响力,“果香张华·竹茶之乡”的特色日益凸显。
二、行政建制
行政区划调整由原张华镇、柳溪乡、枣林乡一镇两乡部分村合并而成,其中柳溪乡并入张华镇的有上游村、荣华村、光荣村、狮坪村,其中枣林乡并入张华镇的有枣林村、桥河村、双龙村、三汇村,合并后国土总面积121.84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192个村民小组,6831户,人口21871人。
三、组织建设及人事信息
张华镇党委辖21个党支部,其中机关及镇直单位党支部5个,村(居)党支部16个,共有党员820名。张华镇现有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编制76个,村组常职干部73人。
四、发展规划
镇第八次党代会为我镇今后五年的发展吹响了号角,描绘了蓝图,指明了路径。未来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3691”重点工作布局,积极抢抓广旺一体化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环城经济圈区位优势,结合张华自身特点,突出特色、展现亮点,加强城镇规划布局,全力打造精品项目,坚持做好做足农旅融合发展文章,不断促进城镇建设转型提升,助推全域旅游大发展。
紧扣“果畜富民、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围绕“果香张华、竹茶之乡”城镇核心品牌,按照“一带引领、三片带动、一心辐射”(一带引领:河西以凤凰村、松浪村、大地村、三汇村、双龙村、枣林村、岐山村串点成线,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三片带动:河东以友坝片区、狮坪片区、宋水片区分别带动大梁村、光荣村、荣华村和龙岗村的发展。一心辐射:以张华边贸集镇建设为中心,辐射带动九台村、岐山村,推动场镇建设逐渐向宋水、友坝方向拓展)的“131”总体布局,深入挖掘李树文化、竹茶文化、网红文化和电商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全力塑造张华农旅品牌,强力推动水果、畜牧、中药材、茶叶等核心产业,大力发展宋水椪柑、松浪红李、大地沙梨、凤凰枇杷、枣林皮蛋等核心农特产品,全面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以产业布局为总揽,加大创新创造意识,强化项目包装、资金争取、力量整合和机制完善等工作,加快构建交通环线,打造品种多、规模大的核心园区,发挥品牌集聚效应,集中打造特色景区,助推全域农旅融合提档升级,助力全镇乡村振兴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