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山镇人民政府

机关职能

 【概况】米仓山镇位于旺苍县北部,米仓山南麓,北与陕西南郑县、宁强县接壤,东与檬子乡相连,西与万家乡、盐河乡毗邻,南接英萃镇,幅员154.3平方公里,距县城66公里。全乡辖4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42个农业合作社,1226户4694人。乡境内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有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鼓城山—七里峡国家aaaa级景区。镇政府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与社会事务办公室,设立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财务中心、村建环卫中心4个直属事业单位。镇机关有干部26人,其中公务员10人(含副科及以上实职领导5人),工勤人员2人,事业编制7人,基层服务人员7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9人,中共党员18人。党支部 10个,村组干部64人,党员总数263人。

【旅游产业】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完善米仓山镇场镇旅游要素建设。2013年新打造星级农家乐三家,对已评定的星级农家乐上档升级,唐家河民俗园被广元市命名为四星级农家乐。全面启动了杏林生态鼓道源旅游开发项目前期工作。把全国生态乡创建与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旅游相结合,2013年4月18日我镇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式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成为全市首个成功创建的国家级生态乡。

【现代农业】全乡种粮面积12873亩,产量达到3925吨。油料3710亩,产量达到465吨。优质水果产量达到52吨。栽植地栽黑木耳5.1万棒,产量达6吨。发展冬花、天麻、党参等中药材1970亩,产量达370吨。规范化新栽核桃2000亩,并加强现有核桃园的管护,全镇核桃产量达到355吨。种植魔芋300亩,产量达500吨;发展野生板栗1万余亩,产量40吨;种植烤烟125亩,产烟叶350担。开展畜牧科技推广培训,引进外二杂猪5头,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3户。全乡出栏生猪9057头,出栏土鸡、旱鸭、剑鸭等小家禽80000余只。

【招商引资】我乡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10万元。马鞍梁水电站建设项目于2013年6月正式投资施工。新签约江口水电站二期项目于2013年9月正式投资施工,投资额达500万元以上。新储备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项目3个: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核桃苗圃基地和鼓城山纯净水。

【社会事业】2013年全乡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4385人,参合率达96%;农村小额意外人身伤害保险参保人数2779人,参保率达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07人。继续做好扶贫与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实现贫困人口减少152人,将460名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55名孤寡老人纳入了五保供养,将4人纳入了定补范围。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2期,培训人员57人次,培训农民工50人,新型骨干农民培训55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000余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9人,外出务工达1721余人,实现劳务收入1700余万元。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村建设】建成金竹、跃进两村通村公路14.5公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5户,农民新建沼气池10口。完成古城、大坝两个村的统筹城乡规划;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和村级阵地维修;进一步抓好国家级生态乡建设和旅游沿线川北民居风貌打造。继续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投入,进一步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围绕“三线”治理要求,认真开展清杂去乱工作,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成果得到了巩固。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继续推行风貌保证金制度,区域建房的整体风貌得到了保持,村容村貌清洁优美。继续抓好关口村互助资金项目的规范管理,项目资金借出率、周转率、农户扶持率均达到95%以上,还款率达到100%。

【重大自然灾害】7月17日、22日,连续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场镇进水,水利、电力、通讯一度中断,全乡农作物、农村道路、房屋、河堤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乡政府积极应对,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抢险救灾,紧急转移受灾群众780余人,暴雨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1万元。